瘴地收蛮后,烟江棹桨过。
旌旗皆绣虎,鼓角半吹螺。
圣化方无外,民心讵有讹。
马循归路熟,人比去时多。
喜气浮三峡,军声动九河。
遥知双阙下,齐进太平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瘴地收蛮后,烟江棹桨过。
旌旗皆绣虎,鼓角半吹螺。
圣化方无外,民心讵有讹。
马循归路熟,人比去时多。
喜气浮三峡,军声动九河。
遥知双阙下,齐进太平歌。
《观宜春侯旋师》是明代诗人杨基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作品原文: 瘴地收蛮后,烟江棹桨过。旌旗皆绣虎,鼓角半吹螺。圣化方无外,民心讵有讹。马循归路熟,人比去时多。喜气浮三峡,军声动九河。遥知双阙下,齐进太平歌。
作者简介:杨基(1326-1378后),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生长于吴县(今苏州)。元末入张士诚幕府,明洪武初累官至山西按察使。有《眉庵集》。杨基的诗歌创作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诗作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还蕴含了深刻的时代意义。杨基的诗风以豪放、雄健为主,能够表达出一种壮阔的历史感和深远的文化意蕴。
《观宜春侯旋师》是一首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诗篇。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朝时期的社会风貌以及文人墨客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