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道中

北风如刀吹面裂,弊裘无功尘絮折。
星稀日出势尚严,满袖霜花厚如雪。
马上沉吟苦忆家,江南十月剩春华。
金钱晚菊低丛叶,绿萼盘梅小树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郑州道中》是杨基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以及内心的感受。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杨基(1326-1378后),字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生长于吴县(今苏州)。元末入张士诚幕府,明洪武初累官至山西按察使。
  2. 内容解读:《郑州道中》诗中,“北风如刀吹面裂,弊裘无功尘絮折。”这两句诗描绘了旅途中的严寒以及穿着不保暖衣物所感受到的不适感。“星稀日出势尚严,满袖霜花厚如雪”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晨时分天空逐渐变亮、寒冷刺骨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变化的感受和思考。“马上沉吟苦忆家,江南十月剩春华”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思念家乡的情感。“金钱晚菊低丛叶,绿萼盘梅小树花”则是通过对比秋末冬初时节自然景观的变化,进一步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杨基作为一位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敏感捕捉和深刻感悟。
  3. 文学价值:《郑州道中》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作品,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入挖掘,这首诗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同时,它也反映了元末明初时期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使读者能够从中窥见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面貌和情感状态。

《郑州道中》,这首杨基的七言古诗,不仅因其优美的文辞而受到赞誉,更因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被人们传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