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母吟

白头母,乌头妇,妇姑啼寒抱双股。妇哭征夫母哭儿,悲风吹折庭前树。
家有屋,屯军伍,家家有儿遭杀虏。越女能嘲楚女词,吴人半作淮人语。
东营放火夜斫门,白日横尸向官路。母言我侬年少时,夫妻种花花绕蹊。
夫亡子去寸心折,花窦花窠成瓦埒。十年不吃江州茶,八年不归姊妹家。
兰芽菊本已冻死,惟有春风荠菜花。只怜新妇生苦晚,不见当时富及奢。
珠帘台榭桃花坞,笙歌院落王家府。如今芳草野乌啼,鬼火磷磷日未西。
侬如叶上霜,死即在奄忽。新妇固如花,春来瘦成骨。
妇听姑言泪如雨,妾身已抱桥边柱。纵使征夫戍不归,芳心誓不随波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白头母吟》是元末明初诗人杨基的作品,原文如下:白头母,乌头妇,妇姑啼寒抱双股。妇哭征夫母哭儿,悲风吹折庭前树。家有屋,屯军伍,家家有儿遭杀虏。越女能嘲楚女词,吴人半作淮人语。东营放火夜斫门,白日横尸向官路。母言我侬年少时,夫妻种花花绕蹊。夫亡子去寸心折,花窦花窠成瓦埒。十年不吃江州茶,八年不归姊妹家。兰芽菊本已冻死,惟有春风荠菜花。只怜新妇生苦晚,不见当时富及奢。珠帘台榭桃花坞,笙歌院落王家府。如今芳草野乌啼,鬼火磷磷日未西。侬如叶上霜,死即在奄忽。新妇固如花,春来瘦成骨。”

《白头母吟》通过描述一个母亲在战争和战乱中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黑暗与残酷。诗中不仅描绘了战争中的悲剧,还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珍品。

从艺术手法上看,杨基的这首诗采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意象,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深刻。例如,“悲风吹折庭前树”一句,既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也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同时,杨基还运用了比兴手法,将战场的景象与家庭的生活进行对比,从而更有力地表达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从主题上看,《白头母吟》不仅仅是一首战争诗,它还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社会和个人的破坏。杨基通过对母亲的描写,展现了战争对家庭的毁灭性影响,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绝望。这种对战争的深刻揭示,使《白头母吟》成为了一部反映社会现实、揭露战争罪恶的作品。

从文学价值上看,《白头母吟》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杨基的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能够准确地传达出情感和思想。同时,诗中的意象和象征也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白头母吟》不仅是一首描绘战争的诗歌,更是一部揭示社会现实、表达人民情感的杰作。它以其深刻的主题、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