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场曲

软红十里平如掌,马蹄踏沙轻不响。
金袍玉带五陵儿,飞骑击球珠作赏。
身轻擘捷马游龙,彩仗低昂一点红。
倏忽飞星入云表,据鞍回袖接春风。
有时随地香尘滚,杨花乱扑桃花粉。
就窝夺得笑归来,月牙轻旋骊珠稳。
一生娇贵厌朝天,不信人间有倒悬。
但得花间风月好,打球场上自年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球场曲》是明代诗人杨基创作的一首七言排律,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代人们对于运动的热爱和追求胜利的激情。以下是关于《球场曲》的介绍:

  1. 诗歌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杨基生活在明朝中后期,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社会活跃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体育活动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和社会的认可,文人墨客也常常借体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 个人经历:杨基自身也有运动爱好,他不仅参与了各种体育运动,还留下了许多相关的诗作。这种个人经历使得他在创作《球场曲》时能够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真实地描绘球场上的景象。
  1. 诗歌主题内容
  • 场景描写:《球场曲》通过对球场上的比赛场景进行精细的描绘,展现了当时人们对于运动的热爱和对胜利的渴望。诗中的“软红十里平如掌”等句子,形象地描绘了比赛场地的广阔和观众的热情。
  • 人物刻画:诗中还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如身轻擘捷的马儿、挥舞彩仗的击球者等,这些人物形象使得诗歌更加饱满,更具动感和生命力。
  1. 艺术风格特点
  • 语言特色:杨基的诗歌语言清新俊逸,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在《球场曲》中,诗人通过对球场上的细节景象的描绘,展示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精神状态。
  • 结构布局:杨基在《球场曲》中运用了严谨的结构布局,从球场的整体景象到具体的比赛动作,再到观众的反应,层层深入,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球场之中。

《球场曲》作为明代的一篇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历史内涵,成为了研究明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风情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古代文人对于体育运动的独特见解和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