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川宫和淩溪子

红雨迢迢锦泛川,客从何许系渔船。
情深不道云峰浅,业远惟留石磴偏。
只有山林称小隐,幸教文墨托高贤。
乘轺又是桃花节,重为秦人一惘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桃川宫和淩溪子》是明代诗人黄衷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内容以及其文化价值:

  1. 创作背景
  • 《桃川宫和淩溪子》的创作时间,虽然具体年代未详,但根据诗中的意象和用词,可以推测这首诗创作于明中期。这一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文人的诗歌创作往往反映了他们对于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 作为一位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有成就的官员,黄衷可能在他的官场生涯中遇到了一些挫折或者思考,这促使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理解。《桃川宫和淩溪子》中的“情深不道云峰浅”等句,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
  1. 内容鉴赏
  • 《桃川宫和淩溪子》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桃花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联“红雨迢迢锦汎川,客从何许系渔船”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桃花盛开的场景,以及诗人在桃花盛开的河边,与朋友相聚的情景。这一联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观,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
  • 接下来的诗句“情深不道云峰浅,业远惟留石磴偏”,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领悟。这里的“情深”和“业远”分别代表了诗人对于深厚情感和长远事业的追求,而“云峰浅”和“石磴偏”则暗示了人生道路的坎坷和不易。
  • 最后两句“只有山林称小隐,幸教文墨托高贤”,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述和自我评价。他认为只有归隐山林才能找到真正的宁静和幸福,而能够传承文化、教化他人,也是他一生的追求。
  1. 文化价值
  • 《桃川宫和淩溪子》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诗歌,它还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在这首诗中,黄衷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社会现实和个人理想的反思。
  • 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这首诗也展现了中华文化中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于精神境界的重视。在中国文化中,山水诗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文人对于生命意义、道德理想和哲学思考的一种表达。
  • 此外,这首诗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它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变迁和文人的生活状态,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明代社会文化的窗口。同时,它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古代文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黄衷的《桃川宫和淩溪子》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深刻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领略到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生活态度以及对社会责任的认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