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和郑希大

朔风吹地曙衣凉,六郡悲笳出塞长。
玉箸过期空有怨,锦衾遥夜欲销香。
霜姿变草千山白,日影笼沙万里黄。
马上雄光聊复尔,儒生休讶是轻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兴和郑希大》的意境与黄衷

在明代,有一位名叫黄衷的诗人,他的《秋兴和郑希大》是一首颇具影响力的诗作。这首诗不仅是黄衷个人文学成就的象征,也是明代中期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代表。

黄衷,字子和,是广东南海人。他以弘治九年的进士身份进入仕途,曾历任南京户部主事、湖州知府等职,后升任兵部右侍郎,最终官至八十寿终。除了政治生涯,黄衷的文学造诣同样引人注目,其《海语》、《矩洲集》等作品流传至今。

《秋兴和郑希大》一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深具哲理和情感的世界。首句“朔风吹地曙衣凉”,以秋风为引,描绘了一幅清晨霜冷的景象。接着,“六郡悲笳出塞长”表达了边疆之地的哀愁与壮阔。这两句诗不仅刻画了自然景物,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玉箸过期空有怨,锦衾遥夜欲销香。”这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消逝的无奈。而“霜姿变草千山白,日影笼沙万里黄”又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最后两句“马上雄光聊复尔,儒生休讶是轻狂”,则表达了诗人虽身居高位,但始终保持着文人的风骨和不羁的个性。

《秋兴和郑希大》以其深邃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体现了黄衷作为一位杰出文人的多重身份。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和学习,我们不仅能领略到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