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坡山

映竹清溪绕屋回,衡门溪上午方开。
寒鸦不断投林语,巷犬时闻吠影来。
幽夕有期还听雨,衰龄无数付观梅。
只应惯觅玄谈处,东坝桥东独笑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坡山》是明代诗人黄衷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生活情趣的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相关信息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黄衷(1480—1539),字子和,号东冈,广东南海人。他于弘治九年考中进士,曾历任南京户部主事、湖州知府等职,并在云南抚治期间有政绩。他的诗歌作品,尤其是《答坡山》,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
  2. 诗歌原文:映竹清溪绕屋回,衡门溪上午方开。寒鸦不断投林语,巷犬时闻吠影来。幽夕有期还听雨,衰龄无数付观梅。祇应惯觅玄谈处,东坝桥东独笑台。
  3. 作品赏析:黄衷的《答坡山》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邃的哲学意味而著称。诗中的“映竹清溪绕屋回,衡门溪上午方开”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面,竹子与溪水相映成趣,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着,“寒鸦不断投林语,巷犬时闻吠影来”则通过动物的声音增添了动态美,使得整个场景更为生动。“幽夕有期还听雨,衰龄无数付观梅”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之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愿望。最后,“祇应惯觅玄谈处,东坝桥东独笑台”点明了诗人对于哲理思考的喜好和对知识的追求。

《答坡山》不仅展示了黄衷作为诗人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化的独特韵味和价值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