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侍御洞庭金鲤图歌

洞庭之潴八百里,摇星簸日无时已。蛟妖蜃怪族各殊,琐碎讵敢窥神鲤。
曲陵屃屃巨背高,大帜炜炜朱鬐骚。金鳞六六足百劫,珍目两两横波涛。
负舟一听轩辕乐,再驾湘妃返南国。还从汨水葬灵均,自是悠然无底壑。
此物神奇亦相世,得符麟凤称嘉瑞。楼船绣斧撼天来,瞥见乃在春湖澨。
丹青鱍鱍光芒动,画工那许知神用。满堂宾客但咄嗟,衰予感旧堪长恸。
伊昔毅皇岁丁卯,秋旦拿舟发江表。正书玄龙矫矫飞,壮观自诧平生少。
光阴流转如振埃,谛视赤鲤□龙材。龙材龙材,慎尔变化谁能猜,江南无处无风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邓侍御洞庭金鲤图歌》是明代诗人黄衷创作的一首古诗,描绘了洞庭湖八百里湖面的壮阔景象。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自然画卷。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邓侍御洞庭金鲤图歌》的作者是明代著名诗人黄衷。黄衷生活在明朝时期,他的诗作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受到后世的高度评价。
  2. 诗歌原文:这首诗的全篇如下:”洞庭之潴八百里,摇星簸日无时已。蛟妖蜃怪族各殊,琐碎讵敢窥神鲤。曲陵屃屃巨背高,大帜炜炜朱鬐骚”。
  3. 诗歌主题:《邓侍御洞庭金鲤图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通过对洞庭湖壮丽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审美情趣和对和谐自然的向往。
  4. 艺术手法:在艺术表现上,《邓侍御洞庭金鲤图歌》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湖中的蛟妖、蜃怪等自然元素赋予了生命与个性,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美和生命力。
  5. 文化意涵:从文化角度分析,《邓侍御洞庭金鲤图歌》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颂,也反映了古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追求。这种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6. 影响及评价:这首诗在明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展示了黄衷卓越的文学才能,还成为了研究明代诗歌的重要作品之一。许多研究者和学者都对此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评价,认为它是明代诗歌艺术的代表之作。

《邓侍御洞庭金鲤图歌》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的诗歌,也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