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之潴八百里,摇星簸日无时已。蛟妖蜃怪族各殊,琐碎讵敢窥神鲤。
曲陵屃屃巨背高,大帜炜炜朱鬐骚。金鳞六六足百劫,珍目两两横波涛。
负舟一听轩辕乐,再驾湘妃返南国。还从汨水葬灵均,自是悠然无底壑。
此物神奇亦相世,得符麟凤称嘉瑞。楼船绣斧撼天来,瞥见乃在春湖澨。
丹青鱍鱍光芒动,画工那许知神用。满堂宾客但咄嗟,衰予感旧堪长恸。
伊昔毅皇岁丁卯,秋旦拿舟发江表。正书玄龙矫矫飞,壮观自诧平生少。
光阴流转如振埃,谛视赤鲤□龙材。龙材龙材,慎尔变化谁能猜,江南无处无风雷。
【注释】①侍御:官名,指邓侍御。②洞庭:指洞庭湖。③潴:水积处。④摇星:星名,北斗七星之一。⑤蛟妖蜃怪族各殊:指各种奇异的海中生物。⑥曲陵:曲陵山,在今湖南岳阳市。⑦大旗:指巨大的旗帜。⑧金鳞:指金鱼。⑨灵均:即屈原,字原,战国时楚国人。⑩汨水:即汨罗江,在今湖南汨罗县。⑪丹青:指绘画用的朱红色颜料。⑫鱍鱍:形容光华闪闪发光的样子。⑬楼船:指古代的一种战船,也泛指豪华的船只。⑭鱍鱍:光彩夺目的样子。⑮画工:指绘画工匠,这里指绘画者。⑯丹青鱍鱍:形容画面色彩鲜艳夺目。⑰鱍鱍动:形容画面色彩灿烂。⑱咄嗟:一声呵欠。⑲颓然:意指怅惘、失望的样子。⑳伊昔:以前。毅皇:指汉武帝刘彻,字次帝,公元前141—前87年在位。岁丁卯,即公元前127年。秋旦:秋季的早晨。拿舟:乘船。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正书玄龙矫矫飞:指汉武帝时,曾命人制作一条铜龙,长二丈,能舞,称为“赤龙”。龙材:指铸成的龙。
【译文】
洞庭湖八百里,星斗翻簸日月无休止;蛟精蜃气,奇花异兽,千姿百态,令人眼花缭乱;曲陵山下,一只巨龟,背上有一块大石头,它昂首高视,神采飞扬;一条金色鲤鱼,鳞片闪亮,足有六条。它的一对眼睛,横波闪烁,好像在欣赏这美妙的世界;那头巨大的乌龟背,上生有两只红眼睛,就像天上的红日,熠熠闪光;那头巨大的乌龟,背上生有两只绿眼睛,就像天上的绿色天空;那头巨大的乌龟,背上生有两只蓝眼睛,就像天上的蓝色天空;那条金色的鲤鱼,背上生有一只红眼睛,就像天上的红日;那头巨大的乌龟,背上生有两只黑眼睛,就像天上的黑色天空;那头巨大的乌龟,背上生有两只黄眼睛,就像天上的黄色天空。
这条神奇的金鱼,与世同寿,得天之佑,是吉祥的征兆;它像麒麟一样,被人们视为祥瑞的象征。楼船绣斧,震撼天地,它出现在春天的湖水里。它身上的鳞片,五彩斑斓,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画匠们,谁也不知道它是如何变幻莫测的。满堂宾客,赞叹不已,只有我感慨万分,悲痛欲绝。
这条神奇的金鱼,神奇而美丽,它和世间万物一样,都遵循自然的法则。它得到了上天的恩赐,成为人们心中的吉祥之物;它从楼船出发,到湘妃湖畔返回;它经过汨罗江边,为屈原守墓。它从江南走来,到处都有狂风暴雨,但它仍然勇往直前。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洞庭湖八百里水域,星斗翻簸日月无休止,蛟精蜃气,奇花异兽,千姿百态;曲陵山下,一只巨大乌龟背上长着一块大石头,它昂首高视,神采飞扬;一条金色鲤鱼,鳞片闪亮,足有六条;它的一双眼睛,横波闪烁,好像在欣赏这美妙的世界;那头巨大的乌龟背上生有两只红眼睛,就像天上的红日,熠熠闪光;那头巨大的乌龟背上生有两只绿眼睛,就像天上的绿色天空;那头巨大的乌龟背上生有两只蓝眼睛,就像天上的蓝色天空;那条金色的鲤鱼,背上生有一只红眼睛,就像天上的红日;那头巨大的乌龟,背上生有两只黑眼睛,就像天上的黑色天空;那头巨大的乌龟,背上生有两只黄眼睛,就像天上的黄色天空。
这首咏物诗以洞庭湖中的金鱼为题材。作者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将神话传说融入其中,赋予金鲤以丰富的想象。诗人通过金鲤的神奇形象,歌颂其非凡的品格,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全诗共八句,每句七言或四言不等,采用对偶形式,语言优美流畅。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表现手法,使金鲤形象栩栩如生。同时,诗人通过对金鲤外形、行为、习性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诗歌还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和人生感悟。金鲤象征着吉祥、幸运和成功。诗人借助金鲤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同时,金鲤的行为也启示人们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