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渺何许,□□□□睇。
宛其几席傍,浩隔云水际。
萧森万木丛,坐恐古道翳。
高怀掠鹭纵,迅楫决蛟眦。
巽二胡凭陵,玄云散拖曳。
回桡岂足惮,胜赏怅未济。
可赏世讵无,所怅负宿契。
帝乐杳不闻,孰觏竹上涕。
杜陵渼陂上,亦恐风雨戾。
鲸波会当平,迟君泛春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它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君山渺何许,□□□□睇。”描述了诗人站在君山之上眺望的景象。他看到的是一片渺无人烟的景色,仿佛是一片仙境。这里的“□□□□”可能是用来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色,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
“宛其几席傍,浩隔云水际。”描绘了君山与人间的距离感。几席傍指的是靠近地面的位置,而云水际则是指高入云端的地方。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君山的壮丽和神秘。
“萧森万木丛,坐恐古道翳。”描述了君山四周的森林景象。这里强调了森林的茂密和古老,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诗人坐在这样的环境中,恐怕会被周围的自然景色所遮蔽,无法欣赏到更多的美景。
“高怀掠鹭纵,迅楫决蛟眦。”描绘了诗人在船上欣赏风景的情景。他用“高怀”形容自己的心境,表示自己胸怀宽广;用“掠鹭纵”形容船只快速前行,捕捉到美丽的瞬间;用“迅楫决蛟眦”形容船只的速度之快,足以斩断蛟龙的眼睛。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夸张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巽二胡凭陵,玄云散拖曳。”描述了风向的变化给景色带来的影响。巽二胡是指东南方向的风,它的力量之大,足以让乌云散开;而玄云则是指天空中的阴云,它们被风一吹就散开了。这些变化给景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回桡岂足惮,胜赏怅未济。”抒发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之情。他看到了这么多美丽的景色,却还没有完全欣赏完。这里的“桡”指的是船桨,诗人用它来比喻自己的情感,表示自己对美景的留恋之情。
“可赏世讵无,所怅负宿契。”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他认为世界上还有很多值得欣赏的东西,但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无法欣赏到它们。这里的“宿契”是指与自然景物之间长期形成的联系,诗人感叹自己错过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
“帝乐杳不闻,孰觏竹上涕。”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悟之情。他感叹世间的美好事物虽然存在却不容易被人们所发现,就像竹子上的泪水一样默默无闻。这里的“帝乐”可能是指天籁之音或大自然的美妙声音,而“孰觏”则是指谁能够真正领略到这种美。
这首《次韵高吾院长拟游君山且至风阻》通过对君山美景的描绘和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