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州二月朔,虎来入其郛。
眈眈百步内,长风与之俱。
居人昼户闭,州吏敲钲盂。
自卫固疏脱,焉能护樵苏。
甘柔择羊豕,馀嚼抛饥乌。
终焉跳踯去,掌迹遗城隅。
忆在清洛营,营门夜惊呼。
千山月色淡,咆哮气何粗。
传箭召军吏,此物胡为乎。
师谶贵伏猛,安得姑舍□。
煌煌列百炬,持满攒骍弧。
炳文失故穴,不格如穷鼯。
油幢小宴犒,剑舞偕笙竽。
细脔遍士卒,茵籍存毛肤。
归城数百室,岂必皆非夫。
苛烦殆有甚,为尔长嗟吁。
【注释】
(1)归州:指夔州,今属重庆市。二月朔:农历二月初一。虎来入其郛:虎来到城郭之外。
(2)眈眈:张嘴露齿貌。百步内:一二百步之内。长风与之俱:狂风也随着来了。
(3)居人昼户闭:居民白天关门闭户。州吏敲钲盂:州官敲击着锣和盆。
(4)自卫固疏脱:自我防御很薄弱。焉能护樵苏:怎么能够保护柴草?樵苏指樵夫所砍的柴草。
(5)甘柔择羊豕:心甘情愿地选取羊猪等家畜。余嚼抛饥乌:剩余的肉扔给饿极了的乌鸦。
(6)终焉跳踯去:最后终于逃之夭夭。掌迹遗城隅:留下的脚印留在地上。
(7)忆在清洛营:回想当年在洛阳军营的日子。清洛营即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营门夜惊呼:夜里军营中传出惊叫声。
(8)千山月色淡:千山万壑的月色显得很淡。咆哮气何粗:山势如怒吼般雄壮。
(9)传箭召军吏:传箭令军中的官吏。此物胡为乎:这野兽为什么要这样呢?
(10)师谶贵伏猛:军队中占卜认为以勇猛伏击敌人最为重要。
(11)安得姑舍□:怎么能暂且丢下盾牌而放弃进攻呢?姑舍□指暂时放下武器不攻。
(12)煌煌列百炬:辉煌的火炬排成了队。持满攒骍弧:手持弓箭瞄准。
(13)炳文失故穴:明亮的火光却失去了原来的路径。炳文指明亮的火焰,故穴指原有的道路。
(14)不格如穷鼯:不能射中像穷困的鼯鼠。穷鼯指无法捕捉的猎物。
(15)油幢小宴犒:用油布做伞的宴会上犒赏士兵。剑舞偕笙竽:剑舞和乐器齐奏的乐声。
(16)细脔遍士卒:把细肉分给士兵吃。茵籍存毛肤:把席褥铺在地上以便休息。
(17)归城数百室:回城中有几百间房屋。岂必皆非夫:难道都是坏人吗?
(18)苛烦殆有甚:苛刻烦琐的事情太多了。为尔长嗟吁:为此而长久叹息吧!
【赏析】
《虎来》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描写了一只老虎袭击归州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生活的关注。这首诗通过写归州被老虎袭击的事,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压榨百姓的情况,并借此抒发了自己同情人民的情怀。
首联“虎来入其郛”,直接点出题目,写虎来侵袭归州的城郭。这里,诗人并没有简单地叙述事件,而是通过夸张、想象、拟人手法,将这一自然现象写得生动有趣,形象鲜明。“眈眈”二字写出了老虎凶猛的样子,“长风”二字写出了老虎气势磅礴的样子,使整个场面显得十分壮观。
颔联“居人昼户闭,州吏敲钲盂”,则进一步写人们受到惊吓的情形。“敲钲盂”是古代军队中的号令声。在这里,它与“昼户闭”相呼应,表现出人们受到威胁时的惶恐不安。
颈联“自卫固疏脱,焉能护樵苏”,“自卫”,保护自己的意思;“疏脱”,松懈的意思。意思是说由于自己的防守太松,所以被老虎所趁,以至于“焉能护樵苏”——连樵夫的柴草都顾不上照看。这一句写出了老百姓在遭受灾难时那种惊恐、无助、无奈的心情。
尾联“甘柔择羊豕,馀嚼抛饥乌。”这两句诗,从正面写出了老百姓的悲惨生活,写出了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的选择。“甘柔择羊豕”是指老百姓被迫选择最弱小的动物作为食物;“馀嚼抛饥乌”则是指那些饥饿的鸟儿只能啄食剩下的东西。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老百姓在战争中受到的深重灾难。
末联“终焉跳踯去,掌迹遗城隅。”这两句诗写出了老虎在逃离后留下的痕迹——只留下了爪子印子留在城角上。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刻画了战争带给人们的苦难,又揭示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