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曹侍御时信

成旅候明辞禁掖,扬舲千里下蓬莱。
东波渺杳通南国,琼树风流映柏台。
句曲天边乡信近,石头城畔暮潮回。
遥怜避马栖乌地,好称郎潜吏隐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曹侍御时信》是明代著名诗人杨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杨慎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侧面,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作者介绍
  • 杨慎,明代四川新都人,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之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翰林修撰,嘉靖初充经筵讲官,因大礼议而遭廷杖后被流放云南永昌卫。
  • 杨慎博览群书,明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为第一,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有很高的文学成就。
  1. 诗歌原文
    成旅候明辞禁掖,扬舲千里下蓬莱。 东波渺杳通南国,琼树风流映柏台。 句曲天边乡信近,石头城畔暮潮回。 遥怜避马栖乌地,好称郎潜吏隐才。

  2.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自然景观的展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远离故乡的情感。
  • 语言华美:杨慎在这首诗中大量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语言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主题鲜明:尽管这首诗没有直接表达出明确的中心思想,但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写,间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过往经历的回忆。
  1. 历史背景
  • 明代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期,许多文人都在这一时期留下了自己的作品。杨慎作为一位历经坎坷的文人,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和社会意义。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这首诗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对比手法:通过对蓬莱、南国等不同地域的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1. 文化影响
  • 杨慎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学者和研究者对他的诗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读。

《送曹侍御时信》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明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杨慎的文学才华,还可以深入理解明代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