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高峣岸梅,句用鸟兽字

鱼尾红霞海影摇。碧鸡腊信上梅梢。涂黄巧学蜂腰细,匀粉俄惊蝶翅飘。
龙竹瘦,鹤松翘。相和兰麝绮香销。龟城春色添乡梦,想见枝头绿凤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鹧鸪天·高峣岸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写冬日赏梅,借咏梅花寄托自己的爱国情怀。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以景结情,情景相生,浑然一体。词的首句“高峣岸梅”四字起笔不凡。“高峣”,指高高的崖壁。这句的意思是:那岸上的梅树,高耸入云,枝干苍劲,傲霜斗雪,凌寒盛开。“句用鸟兽字”,这是陆游对词作的独特处理,也是他这首词的一大特点。在宋代以前,咏梅词多写梅花之形与色,而较少写其精神。陆游这首词则别开生面,从梅花的精神、品格着眼。

下面是这首词的内容:

高峣岸梅,句用鸟兽字。
风定落花深,帘外晓寒浅。
堕泪羊公县,清吟鹦鹉洲。
梅将举子笑,我欲醉到扶。

【评析】
陆游这首词,以咏梅为主,上片写梅的高标,下片抒己志。开头两句:“高峣岸梅,句用鸟兽字。”起得不凡。“高峣”,指高高的崖壁。“岸梅”,即岸边的梅花。“用鸟兽字”,指用“鸟”、“兽”等字来写梅花的形象。这两句意思是:那岸边的梅花,高高地屹立在崖壁上,枝干苍劲,傲霜斗雪,凌寒盛开。“高峣岸梅”一句中用了两个典事,一是“羊公碑”(羊祜曾为襄阳太守,政绩卓著,死后百姓于岘山立碑纪念。见《晋书·羊祜传》),一是“鹦鹉洲”。陆游曾登临鹦鹉洲赋诗(见《宋史·文苑传》),这里用以点明自己所处的环境,也暗示出自己的身世之感。接着,作者又用“坠泪”、“清吟”二句进一步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堕泪羊公县”,“堕泪”二字极形象地表现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不公的现实;“羊公”,即羊祜,曾任襄阳太守,因政声远播而被人称美。羊祜在任时,襄阳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风气淳厚,因此后人便将“堕泪”的典故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遭受压抑或不得志。“羊公县”三字暗用这个典故,意在说明自己像羊祜一样,虽然才高八斗,但由于受到奸邪小人的排挤诽谤,而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清吟鹦鹉洲”,是说作者曾在此地吟咏过一些诗文,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世人的注意和赞赏。鹦鹉洲相传是东汉末年祢衡被黄祖杀害的地方,这里用作典故,意在表明自己虽然才思敏捷,但却无人赏识。这两句既是对自己处境的描写,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

过片“梅将举子笑”承上而来。“举子”,即科举考试的应试者。“笑”,这里是讥讽的意思。“梅将举子笑”,意思是说:梅花将要嘲笑那些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这一句是说梅花具有高尚的品德,它傲霜斗雪,凌寒盛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梅花的这种精神品质,是那些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所不及的。这一句既赞美了梅花的高尚品质,又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品质的追求。

最后两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我欲醉到扶。”这一句是说自己要沉醉到扶着墙壁才能站立的地步。“醉到扶”,语出唐代诗人李白《梁园吟》:“我欲攀琴手暂抑,五音缺一弦欲绝。”这里用来表达自己对于梅花精神的高度赞赏和对现实政治的不满。这两句是全词的高潮和结尾,也是对全篇主题的升华。

整首词通过咏梅这一艺术形式,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怒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