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西庄

秋水澄清胜酒醅。野烟笼榭似楼台。弹声林鸟山和尚,写字寒虫水秀才。
乘兴去,兴阑回。夕阳影里记徘徊。正思修禊明年约,无奈鸣驺得得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鹧鸪天·西都作》是北宋末年著名的词人朱敦儒所创作的一首小令。这首词不仅展示了朱敦儒的个人生活和理想,同时也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人生哲学。下面将围绕这首作品的多个层面进行介绍:

  1. 个人生活:朱敦儒在洛阳的生活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山水的纵情。上片中,他自称为“山水郎”,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这种爱好源自于他的天性,也体现了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2. 文学价值:作为北宋末年的代表作之一,《鹧鸪天·西都作》展现了朱敦儒前期词作的风格,同时也是其前期人生态度和胸怀的集中体现。这首词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它如何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传达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理想。

  3. 文化背景:据《宋史·文苑传》记载,朱敦儒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他的志向高洁,不喜尘世,最终选择拂衣还山。这种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漠处理,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精神面貌。

  4. 历史影响:《鹧鸪天·西都作》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不仅因其艺术魅力,更因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影响了无数后来者。

《鹧鸪天·西都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意义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