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编行答禺山

北极军书一羽过,南交氛祲九真多。
金潾铜柱天王地,象渚龙编瘴海波。
渭曲屯田愁葛亮,关中馈饷急萧何。
岚开比景鸢低水,风度鸣沙马喷陀。
自许将军回白日,谁凭壮士挽银河。
腾峰浴铁朝乘陡,下濑楼船夜戢戈。
翡翠越裳近消息,麒麟汉阁远嵯峨。
婆婆横吹惊杨柳,晔晔商声响薜萝。
隐豹文韬须雾泽,荒鸡舞困且渔蓑。
欣闻幕府收才彦,伫立衡门听凯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龙编行答禺山》

杨慎的《龙编行答禺山》,是一首明末清初的七言古诗。诗中,他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画面和深刻的历史背景,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这首诗中,杨慎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语言技巧,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如“北极军书一羽过,南交氛祲九真多”,描绘了边陲地区的荒凉景象与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而“谁凭壮士挽银河”则展现了战士们英勇奋战的情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歌富有深意。《龙编行答禺山》不仅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杨慎的《龙编行答禺山》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它不仅展示了杨慎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境界,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明代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