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输粟管挥使

秋风送客每伤神,况复边城警报频。
漫尔尊□千里别,可堪兵后万家贫。
挥金未必充边实,投笔应能净虏尘。
从此请缨行绝域,试看汉阁尽麒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输粟管挥使》是明代诗人黄廷用创作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带来的苦难与国家未来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个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黄廷用,字汝行,号东村,晚年又号四素居士。出生于福建莆田城内的东黄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登进士第。他在40岁时官至工部右侍郎,著有《少村漫稿》等作品。
  2. 诗歌原文:《赠输粟管挥使》全诗为“秋风送客每伤神,况复边城警报频。漫尔尊千里别,可堪兵后万家贫。挥金未必充边实,投笔应能净虏尘。从此请缨行绝域,试看汉阁尽麒麟。”。
  3. 诗歌赏析:该诗以秋风吹动落叶的场景起兴,描绘了秋风送客的凄凉景象,同时反映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接下来,诗人通过描写边疆的紧张局势和战争的频繁,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悲怆情绪。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表达了自己渴望为国家贡献力量的决心和勇气。
  4. 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嘉靖年间,当时明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黄廷用身处官场,目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民生疾苦,因此写下这首诗寄托自己的情感与期望。
  5. 艺术特色: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对秋风、边城、烽火等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黄廷用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个人的情感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使命感。

这首诗不仅是黄廷用个人情感的真实表达,也是其政治理念和道德情操的重要体现。它深刻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现状和个人命运,展示了一个文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