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杭城邬老师令孙

□步公车久,飞腾上苑迟。
自嗟策名暮,无能报所知。
别去存没感,书来铭志垂。
兰孙摛泮藻,老母尚含饴。
忆昔会长安,登堂拜寿眉。
而今十数年,山海已差池。
俯仰激衷肠,一芹愧莫施。
藉手祝归鸿,绳武在及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杭城邬老师令孙》是明代诗人黄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黄锦,明代诗人,其生平和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歌创作深受后世读者和学者的赞誉。

  2. 原文内容:《寄杭城邬老师令孙》的全文如下:步公车久,飞腾上苑迟。自嗟策名暮,无能报所知。别去存没感,书来铭志垂。兰孙摛泮藻,老母尚含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邬老师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其家人的关怀。

  3. 整体翻译:这首诗的翻译大致为:“长久地等待公车到来,但飞升的机会迟迟不到;自己感叹功成名就已经晚了,没有什么能力回报所知道的人。离别后深感遗憾和怀念,书信传来让我感到心潮澎湃。我的孙子在科举中获得了功名,而我的年迈的母亲还在享受着甜蜜的晚年。”

  4. 词句注释:本诗中的“步公车”指的是等待公车的出行;“上苑”指的是皇宫或皇家园林;“策名”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存没感”表示对离别之人的怀念及无法相见的遗憾;“书来”指收到书信;“兰孙”即作者的儿子;“摛”意为文才出众;“泮藻”指科举成功;“老母”指母亲。

  5. 白话译文:长时间等待出行的机会,却迟迟未到,感叹自己在功名事业上的迟暮。与邬老师别离时满怀伤感,书信传来让人激动不已。邬老师的孙子在科举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而我的老母亲仍然过着幸福的生活。

  6.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其表达的情感来看,应是在诗人离开京城或邬老师去世后所作。

  7. 名家点评:有评论家认为,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及其家人的深切关怀和怀念。

  8. 轶事典故:关于这首诗的出处和作者的生平,目前没有详细的记载。它可能是在某种特定的社交场合下创作的,如与邬老师共饮时的即兴之作。

  9. 作品赏析鉴赏: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对传统儒家文化中重视家庭和友情的一种体现。

《寄杭城邬老师令孙》是一首充满深情的古诗,反映了诗人对故友的思念以及对家人的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他们对社会、家庭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