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元正思亲

元正三度客边逢,千里亲庭梦寐通。
暮景应添愁鬓白,春杯谁奉醉颜红。
喜看雨露生成际,都在乾坤覆载中。
载舞斑斓应有日,休将涕泪洒东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丁酉元正思亲”是一首描写作者在元正节时,因客居他乡,思念家乡亲人情感的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黄淮: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末清初诗人、文学家黄淮。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末年,具体年代为“丁酉元正”(即公元1647年),当时诗人身处边陲,远离家乡,因此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诗歌原文:“元正三度客边逢,千里亲庭梦寐通。暮景应添愁鬓白,春杯谁奉醉颜红。喜看雨露生成际,都在乾坤覆载中。载舞斑斓应有日,休将涕泪洒东风。”
  •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不同时间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句“元正三度客边逢”,意味着诗人已经三次因公务而离家,而“千里亲庭梦寐通”则表明尽管身体远在他乡,但内心深处一直与家乡保持紧密的联系。
  1. 诗中意象分析
  • 梦寐通:表达了诗人无论身在何处,心都系着家乡,渴望归家的强烈愿望。“暮景应添愁鬓白”,暮色增添白发,形象地描绘了岁月流逝和思乡之愁。
  • 载舞斑斓应有日:这里的“载舞”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欢快与自由,而“斑斓应有日”则预示着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1. 诗歌的艺术手法
  • 情景交融: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如雨露)来象征诗人心境的转变,反映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
  • 用典:“载舞斑斓应有日,休将涕泪洒东风”中的用典,既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加深了情感的表达。

《丁酉元正思亲》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中关于亲情和乡愁的深厚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