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邸除夕

别却都城十六载,到来正值岁逢除。
不闻爆竹催残腊,只有青灯对索居。
四载天涯怜节序,孤窗此夕更踌躇。
起看斗柄移何处,楚粤云天总搅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京邸除夕》是明代诗人黄公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描绘了作者离开京城十六年后,回到故地,恰逢除夕之夜的感慨和心情。诗中表达了岁月流逝、节序变迁的情感,以及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展望。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相关介绍:

  1. 作者简介:黄公辅是明朝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他在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及第,曾官至御史,后因直言不讳得罪魏忠贤而辞职。在官场经历波折后,他转任江西参政,负责宝庆地区,有政绩被记载。
  2. 诗歌原文:《京邸除夕》的全文如下:“别却都城十六载,到来正值岁逢除。不闻爆竹催残腊,只有青灯对索居。四载天涯怜节序,孤窗此夕更踌躇。起看斗柄移何处,楚粤云天总搅予。”
  3.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别却都城十六载”开篇,点明了作者离开京城已经长达十六年的时间。接着,诗人用“不闻爆竹催残腊,只有青灯对索居”来表达自己归来时的寂寞和落寞。最后两句“起看斗柄移何处,楚粤云天总搅予”,则表达了对故乡景色的无限遐想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4. 创作背景:尽管黄公辅曾因直言进谏得罪权臣魏忠贤而失去官职,但他并未放弃文学追求,依然坚持创作,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他离开京城多年之后,重返故土,迎接新年之际所感所思。
  5. 艺术风格:从艺术表现手法上来看,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突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京邸除夕》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个人情感的古诗,也是明朝文化风貌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欣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