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朝赐宴

曙色曈昽散禁城,凤楼高处晓钟鸣。
春风照拂炉烟细,旭日光浮御道清。
咫尺天颜瞻霁色,追随鹓序展葵情。
微臣滥得承恩赐,金鉴何由答圣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辞朝赐宴》是一首七言律诗,由明代诗人黄公辅创作。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相关介绍:

  1. 诗歌背景:《辞朝赐宴》的创作背景是明朝时期,具体时间未明确。作为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黄公辅在万历四十四年中进士后,官至御史。然而,他在政治生涯中因忤逆魏忠贤而被免职。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朝廷恩宠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个人命运波折的感慨。
  2. 诗歌内容:诗歌开篇“曙色曈昽散禁城,凤楼高处晓钟鸣”,描绘了京城清晨的景象,以及自己在凤楼上听到晨钟的情景。接着,“春风照拂炉烟细,旭日光浮御道清”两句,通过春风、炉烟、旭日等自然景象,展现了皇宫内外的宁静与祥和。最后两句“咫尺天颜瞻霁色,追随鹓列展葵情”,表达了对皇帝圣明的敬仰和自己追随朝廷的决心。
  3. 艺术手法:《辞朝赐宴》在艺术手法上,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如“旭日光浮御道清”,运用了光与影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同时,全诗以七言律诗的形式呈现,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易于传唱。

《辞朝赐宴》作为一首反映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诗歌,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朝廷恩宠的感恩之情,也反映了明末社会的政治氛围和个人的命运波折。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