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遇雨前韵

萧萧秋意柳梅疏,零雨无端洒比庐。
岂欲东篱留晚节,故将甘澍润花初。
风前漫把茱萸酌,醉后还看楚国书。
客舍虽凭开寂寞,平时游侣在何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月遇雨前韵》是明代诗人黄公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细雨纷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经历的独特体验。以下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黄公辅,字振玺,广东新会人,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曾任江西参政等职,以清廉著称。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尤其在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方面展现了独特的见解。
  1. 诗歌原文
    萧萧秋意柳梅疏,零雨无端洒比庐。岂欲东篱留晚节,故将甘澍润花初。风前漫把茱萸酌,醉后还看楚国书。客舍虽凭开寂寞,平时游侣在何闾?

  2. 诗歌解析

  • 萧萧秋意柳梅疏:描述深秋时节,柳树和梅花已经稀疏凋落,营造出凄凉而清新的氛围。
  • 零雨无端洒比庐:形容秋雨毫无预兆地降临,打湿了屋顶和周围的一切,增添了一份静谧与凄美。
  • 岂欲东篱留晚节:表达了诗人想要像陶渊明那样,选择隐居生活,保持自己的晚节。
  • 故将甘澍润花初:通过甘霖比喻政治上的恩惠,滋润万物生长,暗示希望国家能够像甘霖一样滋养百姓。
  • 风前漫把茱萸酌:指在秋风中随意饮酒赏菊的场景,体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 醉后还看楚国书:可能指的是阅读楚辞,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 客舍虽凭开寂寞:即使住在客栈里,依然感到孤独寂寞,可能是对自己漂泊生活的写照。
  • 平时游侣在何闾:表达了对往日游历同伴的怀念,以及现在独自一人的孤独感。
  1. 诗歌鉴赏
  •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了明末清初诗歌的代表之一。《九月遇雨前韵》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入探讨,通过对秋雨和自然的描写,反映出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态度。

《九月遇雨前韵》不仅是黄公辅诗歌创作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以细腻的笔触、深沉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人生之境的独到理解和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