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秋意柳梅疏,零雨无端洒比庐。
岂欲东篱留晚节,故将甘澍润花初。
风前漫把茱萸酌,醉后还看楚国书。
客舍虽凭开寂寞,平时游侣在何闾。

【注释】

萧萧:形容风声。柳梅:指柳树和梅花,都是秋天的景物,此处以它们喻示自己的节操。零雨:零星细雨。比庐:即比屋,古代称同在一座房屋居住的人为比邻,这里指同住的邻居。东篱:陶渊明曾隐居于南山脚下,自号“五柳先生”,故称其居所为东篱。甘澍:及时雨。润:滋润,使……生机勃发。风前:风起时。茱萸(zhūyú朱萸):植物,可制酒。酌:喝酒。楚国:指楚辞,屈原的作品集。游侣:游伴。何闾:什么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秋日景色与抒发自己志向的七绝诗。

首句“萧萧秋意柳梅疏”,是点题,点明季节。“萧萧”二字,状秋风之声,渲染出秋日凄冷的气氛。“柳梅稀落”则点出诗人所处的时令,也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对这萧瑟的秋景不免感到惆怅;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不满。

颔联“淋零无端洒比庐,岂欲东篱留晚节”,进一步抒写自己的感慨。诗人由“萧萧秋意”想到“零雨无端”,想到“东篱留晚节”,自然联想到陶渊明、李白、杜甫等人。他们都是借酒浇愁,而自己却不愿如此,所以用“岂”、“故”来强调自己与众不同。

颈联“风前漫把茱萸酌,醉后还看楚国书”,承上启下,承“零露无端”引出饮酒赏菊,又引出“醉后还看楚辞”。这两句是说,当秋风萧瑟之时,诗人独饮一杯茱萸酒,借着酒力,读起了屈原的《离骚》。诗人在这里运用典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怀。他之所以要读《离骚》,是因为屈原的《离骚》是千古传诵之作,它表现了作者忧国伤时的高尚情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志趣。

尾联“客舍虽凭开寂寞,平时游侣在何闾”,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以及思念故友之情。“客舍”是指旅店,“凭”是倚靠的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尽管我住进旅店,但总感觉有些孤单寂寞;平日里与我一起畅游山水的朋友现在都在哪里呢?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所作,诗中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和人生的热爱。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激情与才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