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忘节序,龙鼓一惊心。
竞渡三湘俗,炎蒸五月深。
未能休辙迹,复尔度高岑。
倦鸟知何托,惟思返故林。
过衡阳闻竞渡声
旅途忘节序,龙鼓一惊心。
译文:在旅途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听到了衡阳的龙鼓声,让人感到一阵惊心动魄。
注释:衡阳(今属湖南),古称南州、方城郡,这里泛指湖南一带。龙鼓,指端午节赛龙船时击打的节奏明快、声音激越的鼓点。惊心,形容心情激动。
赏析:诗人在途中听到远处传来的龙鼓声,心中不禁为之一动。这种声音仿佛是一首古老的乐章,穿越时空传来,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力。他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端午节,那种热闹的氛围,那种欢腾的气氛,仿佛就在眼前。然而现在,他又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面对着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内心的激动和感慨也随之涌上心头。
第二联:竞渡三湘俗,炎蒸五月深。
译文:在湖南的三湘之地,人们习惯于端午节那天举行龙舟竞渡活动,而那正是炎热的夏季,天气十分闷热。
注释:三湘,泛指湖南地区。炎蒸,形容酷暑难耐。五月,指农历五月初。
赏析:诗人通过这两句诗描绘了湖南端午龙舟竞渡的情景。在湖南的土地上,龙舟竞渡是一种传统习俗,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来纪念屈原。而在这个特殊的时节,五月的天气更是炎热难耐,整个城市都被热气笼罩。这样的环境对于参赛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他们仍然坚持着,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诗人在这里用“三湘俗”和“炎蒸五月”来形容湖南的端午龙舟竞渡,既展现了当地风俗民情的独特魅力,也表现了诗人对这种传统的深深敬意。
第三联:未能休辙迹,复尔度高岑。
译文:虽然我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但内心深处的乡愁却让我难以平息。我又不得不踏上旅程,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
注释:辙迹,车辙的痕迹,这里比喻人生道路的坎坷曲折。度,通“渡”,渡过。高岑,山名,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南。
赏析:诗人在经历了一番波折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但他的内心却依然无法平静下来。家乡的美好回忆让他难以忘怀,但现实中的种种压力又让他不得不继续前行。这里的“未能休辙迹”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而“复尔度高岑”则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回归故乡的愿望,又有继续追求梦想的决心。这种情感的复杂性让诗歌充满了深度和广度。
第四联:倦鸟知何托,惟思返故林。
译文:鸟儿已经飞累了,不知道该在哪里安家。只有回到那片熟悉的树林,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注释:知:知道;惟:只;惟思:只是思念;故林:原来的树林。
赏析:诗人通过对鸟儿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当鸟儿飞累了的时候,它们就会寻找一个可以栖息的地方,而诗人也是如此。他在外面闯荡了很久,经历了很多事情,现在终于回到了家乡,但内心却依旧无法平静。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想要找到一个新的归宿。这个归宿就是那片熟悉的树林,在那里,他将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宁和幸福。这首诗以“过衡阳闻竞渡声”开头,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听到衡阳龙鼓声的情景,并由此引发了对端午节和湖南端午龙舟竞渡的联想。接着,诗人分别描述了自己在湖南三湘之地体验端午龙舟竞渡的场景以及内心的感受。最后,诗人以鸟儿归巢的意象作为结束,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到原点、找到归属感的愿望。整首诗以旅途见闻为线索,通过对比不同地方的端午文化,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