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缵
诗句释义及分析: 1. "一径迢迢上翠微,洞门深处憩斜晖。" - 解释:这是描述登山途中的景象。"一径"指的是一条小路或路径,而"迢迢"意味着漫长而遥远。"翠微"是青翠的山色,"洞门"则可能是指某个山洞入口,"深处"表明位置隐蔽或幽深。"憩斜晖"表示在日落时分停下休息,"斜晖"即指夕阳的余光。 - 赏析:通过描绘山路的遥远与美丽景色,表达了登山者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2. "孤高欲竞南山耸
游姑射山 平泉西下白云天,流尽韶华不记年。 馀沥已膏唐地外,愁声故落晋宫前。 濯缨清对人如玉,纫佩香传涧有荃。 更想歌风汾水曲,中流直欲泛楼船。 注释: 1. 平泉西下白云天,流尽韶华不记年。 - 平泉西下:指诗人站在平泉的西边向下看,描绘了一种开阔的视野和深远的感受。 - 白云天:形容天空高远、洁白无瑕,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 流尽韶华不记年:韶华即美好的时光
【诗句释义】 元气茫茫接太清,乘春一望水云平。 雪花浮浪千重起,日色蒸霞四散明。 海上烽销旗半偃,津头潮落棹空横。 馨香好答神灵贶,莫遣鲸波又震惊。 【译文】 元气茫茫接太清,乘春一望水云平。 雪花飘落在海浪上形成的千层波浪中,太阳的光辉在天空中弥漫开来,使得海面上的雾气也变得明亮起来。海上烽火已销,战旗不再飘扬,江面上的水波荡漾,渔船空荡荡地横卧在岸边。祭拜海神时
注释: - 平台趿履忆当年:踏着平台,回忆当年。趿履(拖着鞋子)是古代的穿着方式,意指行走或站立。 - 榆荚杨花四月天:四月天是指春天,榆荚和杨花都是春天常见的事物,所以用来形容季节。 - 授简总惭枚叔赋:授简是指接受书信或者命令,总是指全部,惭是惭愧的意思。枚叔是枚乘的字,他以赋著称,所以这里说他接受命令后感到惭愧。 - 耽诗独记楚王贤:耽诗是指沉迷于诗歌,楚王是指春秋时期楚国的国王
平台趿履忆当年,榆荚杨花四月天。 授简总惭枚叔赋,耽诗独记楚王贤。 寒嘶匹马春明外,晴落孤鸿魏阙前。 南去虔州千万里,蓟门章水各风烟
一径迢迢上翠微,洞门深处憩斜晖。 孤高欲竞南山耸,窈窕如含细雨飞。 载酒峰头酣野色,行春郭外霁霜威。 珠宫不瞰明湖水,醉泛兰舟待月归
平泉西下白云天,流尽韶华不记年。 馀沥已膏唐地外,愁声故落晋宫前。 濯缨清对人如玉,纫佩香传涧有荃。 更想歌风汾水曲,中流直欲泛楼船
明福建晋江人,字绍夫。 万历八年进士,授寿州知州,入为刑部员外郎。 历山东左布政使,就迁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 请停矿税,论劾税使陈增、马堂。 后召理京营戎政,改刑部尚书,预受两朝顾命。 持议与争三案者异,攻击纷起。 自是群小排东林,创《要典》,率推克缵为首功。 时东林方盛,克缵引疾归。 天启四年魏忠贤尽逐东林,召为工部尚书,视事数月,忤忠贤,引疾归。 崇祯元年起南京吏部尚书,不就,卒于家。
明福建晋江人,字绍夫。 万历八年进士,授寿州知州,入为刑部员外郎。 历山东左布政使,就迁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 请停矿税,论劾税使陈增、马堂。 后召理京营戎政,改刑部尚书,预受两朝顾命。 持议与争三案者异,攻击纷起。 自是群小排东林,创《要典》,率推克缵为首功。 时东林方盛,克缵引疾归。 天启四年魏忠贤尽逐东林,召为工部尚书,视事数月,忤忠贤,引疾归。 崇祯元年起南京吏部尚书,不就,卒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