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逢胜友坐亭檐,别久相看白发添。
逸趣都从闲况得,高谈那把世情拈。
吐珠敲玉陈惊坐,傍柳随花夏不炎。
更喜山中疏礼法,野人鸡黍未伤廉。
陈芬阁过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陈芬阁过访》是明代诗人黄公辅所作。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宝库中,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记录了作者的情感与时代的痕迹,而这首诗作为黄公辅的作品,也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与个人情感。
诗中的“晴花弄影拂虚檐”,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晴空下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影子映在虚设的屋檐上,营造出一个宁静和谐的氛围。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也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哲学思想。诗中的“物态从他情外幻,风光且得眼前拈”,则进一步探讨了物象与情感的关系。这里的“幻”和“拈”都暗示了诗人对物象的深刻感悟和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把握,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细腻观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陈芬阁过访》还反映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待友人的谦逊态度。诗中的“柴门柳巷堪娱老,地僻林深可避炎”表明,黄公辅选择了一个僻静的地方,用柳树环绕的小巷和郁郁葱葱的树林来陪伴他,这些自然的元素不仅为他的晚年带来了娱乐,也为他在炎炎夏日提供了凉爽的环境。这种描写不仅美化了自然景观,也展示了诗人追求心灵平和、远离尘嚣的生活理想。
黄公辅的《陈芬阁过访》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情趣的作品,也是一篇富含哲理的文学作品。它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人文环境,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深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古代文人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