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陵禫祭有述

康陵禫日宿神郊,奏格无声藉白茅。
七庙精灵昭巩洛,二仪风雨积函淆。
明楼灯火鹓鸾集,隧道松杉翡翠巢。
羽猎长杨今涕泪,寸心遥与白云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康陵禫祭有述》——历史与诗情的交融

黄佐的《康陵禫祭有述》,是一首描绘明朝皇帝朱厚照在十三陵之一的康陵祭祀活动的长诗。诗中不仅记录了祭祀仪式的盛况,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大义的深刻思考。

诗篇以“康陵禫日宿神郊”开篇,直接点明地点和事件背景,即皇帝在康陵的神郊进行大祭。接着,诗人通过细致的景物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庄严而神圣的场景。例如,“奏格无声藉白茅”,描述了祭祀时肃穆的氛围和庄重的仪式感;“七庙精灵昭巩洛,二仪风雨积函淆”则描绘了神灵显灵、天地交泰的景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诗中的“明楼灯火鹓鸾集,隧道松杉翡翠巢”描绘了皇家建筑的壮丽与自然景色的秀丽相得益彰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朝政清明、国家繁荣的期待。此外,“羽猎长杨今涕泪,寸心遥与白云交”则透露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反映了作者对逝去皇帝的哀悼以及自己作为文人的责任和担当。

黄佐,这位香山(今属广东省中山市)人,正德辛巳科进士出身,曾担任过江西佥事、广西学政等职,因其母病辞职归家后,因政治原因被罢官,晚年归隐家乡。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其作品亦多反映其个人经历及对时局的独到见解。

《康陵禫祭有述》不仅是一首描写皇家祭祀仪式的文学作品,更是黄佐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交织的艺术表现。诗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和艺术魅力,使这首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重要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怀,更能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承和丰富的历史记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