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陵禫日宿神郊,奏格无声藉白茅。
七庙精灵昭巩洛,二仪风雨积函淆。
明楼灯火鹓鸾集,隧道松杉翡翠巢。
羽猎长杨今涕泪,寸心遥与白云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康陵禫祭》。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康陵禫日宿神郊,奏格无声藉白茅。
(注释):康陵,即唐朝皇帝李显的陵墓,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康陵”、“禫祭”都是古代祭祀活动中的仪式名称,分别表示对祖先的追思和对逝去亲人的哀悼。这里指的是在康陵举行的祭祀活动。“宿神郊”,即祭祀时夜宿于神坛之上。“奏格”,是指宣读祭文。“藉”,用草垫子铺在地上。“白茅”,一种用来覆盖祭坛的白色茅草。七庙精灵昭巩洛,二仪风雨积函淆。
(注释):七庙,指唐玄宗李隆基的七个儿子的坟墓,他们被安葬在洛阳。“精灵”,这里指神灵。“昭”,显示、显现。“巩洛”,即洛阳,古都名。“二仪”,指阴阳两仪,古代哲学中的宇宙构成。“风雨”,指自然界的气象变化。“积”,聚集。“函”,地名,这里指洛阳附近的某个地区。“淆”,河流名,这里指洛阳附近某条河流。明楼灯火鹓鸾集,隧道松杉翡翠巢。
(注释):明楼,高耸的楼台,这里指皇宫里的高楼。“灯火”,指宫灯。“鹓鸾”,古代传说中的凤凰一类的神鸟,这里比喻朝廷官员。“隧道”,这里泛指通往皇宫的通道。“松杉”,两种树木,常绿植物,这里指皇宫内园林中的树木。“翡翠”,一种珍贵的鸟,这里比喻宫廷中的美人。这些词语描绘了一幅繁华而庄重的宫廷景象。羽猎长杨今涕泪,寸心遥与白云交。
(注释):长杨,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羽猎”,即打猎。古代帝王经常举行狩猎活动来显示威武。“今”,现在。“涕泪”,眼泪。“寸心”,内心。“遥与白云交”,意为自己的内心与天空中的白云交融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与无奈。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祭祀活动的场景和宫廷生活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与无奈。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手法,如“康陵”、“白茅”、“七庙”等词语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