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言归口号

十载行囊一素琴,寥寥天地几知音。
渊明已有归来赋,和靖初无禄养心。
北郭晚田堪白酒,东篱秋菊尽黄金。
扁舟一去随明月,回望苍梧空绿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苍梧言归口号》是诗人黄佐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艺术造诣,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接下来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内容如下:

  1. 作者简介:《苍梧言归口号》的作者是黄佐。黄佐字才伯,香山(今广东省中山市)人。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学者,曾担任江西佥事、广西学政等职,因母病辞官后归家。黄佐一生经历了官场沉浮,其作品多流露出对仕途得失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 诗歌原文:十载行囊一素琴,寥寥天地几知音。渊明已有归来赋,和靖初无禄养心。北郭晚田堪白酒,东篱秋菊尽黄金。扁舟一去随明月,回望苍梧空绿阴。
  3. 诗歌鉴赏:这首诗以简炼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联“十载行囊一素琴,寥寥天地几知音。”表现了作者在漫长的官场生涯中,虽携带行囊十年,却如同只有一把清雅的古琴相伴,孤独而寂寞的生活状态。第二联“渊明已有归来赋,和靖初无禄养心。”引用了陶渊明和谢灵运两位文人的典故,表达了对归隐的渴望以及对名利看淡的态度。第三联“北郭晚田堪白酒,东篱秋菊尽黄金。”描绘了一幅宁静田园的画面,通过对比“白酒”与“黄金”,反映了作者对物质追求的淡泊。末联“扁舟一去随明月,回望苍梧空绿阴。”则表达了诗人乘舟离去,伴随着明月渐行渐远的情怀,同时也隐含着对故乡山水的深情回忆与无限思念。
  4. 诗歌背景:诗作创作于明代正德辛巳年间(1521年),当时黄佐正在官场上辗转。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因此选择辞官归隐。这一背景下,诗人的情感流露自然而真挚,其作品中所透露出的归心似箭之情也更为深切。

黄佐的《苍梧言归口号》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文学作品,它更是承载着个人情感、时代背景和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作者的艺术才能,还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与精神面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