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登玄览台偶成

莫春春服喜初成,玄览台前日最明。
鼓瑟未能追雅调,浴沂聊试濯尘缨。
济川似见南溟楫,怀阙偏依北斗城。
欲会点狂当日意,满林梧竹送春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登玄览台偶成》是由明朝的诗人黄佐创作的。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还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春日登玄览台偶成》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春季登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莫春春服喜初成”便传达出了春天的气息与新衣的喜悦,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直接又含蓄。随后,诗人描述了玄览台上的美景,“鼓瑟未能追雅调,浴沂聊试濯尘缨”反映了他在艺术上的不精进以及对自然清新气息的追求。

从文学手法来看,《春日登玄览台偶成》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如“济川似见南溟楫”,这里的南溟楫象征着宽阔无垠的海洋和探索未知的勇气。诗人通过这些形象生动的描述,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感受,也展示了其深邃的思想内涵。

《春日登玄览台偶成》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次心灵上的对话和思考。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验到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春日登玄览台偶成》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且蕴含深意的诗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文精神。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对自然界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