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作渔樵歌

越王台上树满烟,粤王台下鱼满渊。樵斧劈却萝茑缠,渔网撒向江中天。
渔问樵,负薪赪尔肩。樵问渔,得鱼腥尔船,不如登台同坐眠。
划然长啸振碧落,满前花竹风翩翩。君不见骑鲸跋马向川陆,太白少陵何碌碌。
酒兴平生未曾足,徒有诗歌盈卷轴。且烹小鲜炊朴樕,如渑之酒倾千斛。
醉呼明月入花竹,嫦娥更奏霓裳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梦作渔樵歌》是明代诗人黄佐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对该诗进行深入介绍:

  1. 创作背景:《梦作渔樵歌》的创作时间不详,仅知为明代诗人黄佐所作。诗的内容描绘了越王台上树木繁茂的景象与粤王台下水域的富饶,通过渔夫和樵夫的对话,表达了一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赏。黄佐在诗中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还通过人物互动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2. 内容解析:《梦作渔樵歌》全文如下:“越王台上树满烟,粤王台下鱼满渊。樵斧劈却萝茑缠,渔网撒向江中天。渔问樵,负薪赪尔肩。樵问渔,得鱼腥尔船,不如登台同坐眠。划然长啸振碧落,满前花竹风翩翩。君不见骑鲸跋马向川陆,太白少陵何碌碌。酒兴平生未曾足,徒有诗歌盈卷轴。且烹小鲜炊朴樕,如渑之酒倾千斛。醉呼明月入花竹,嫦娥更奏霓裳曲。”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渔夫和樵夫之间轻松愉悦的交流,以及他们对于简朴生活的热爱。诗中的“渔问樵”和“樵问渔”不仅是两个角色的直接交流,也隐喻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 艺术特色:《梦作渔樵歌》的艺术特色体现在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以及生动的自然描写。诗中的用词简练,情感真挚,能够直击人心。特别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如“越王台上树满烟,粤王台下鱼满渊”,不仅刻画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还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同时,诗中的人物对话和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梦作渔樵歌》是一首具有深刻意境和鲜明主题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黄佐高超的诗歌技巧,也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更好地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关于自然美、人生哲理和心灵自由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