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尧峰山寺一首

华年来宝地,中岁扣香关。
听鸟惟常集,栖云不待还。
松宵风洒榻,湖晓气弥山。
况有林间侣,霞镳喜共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尧峰山寺一首》是唐代文学家孟浩然的一首诗。此诗描绘了诗人夜宿于尧峰山寺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向往的情感。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谓:”卿自不求仕,朕尝诏三公选如卿者处之矣。“后因他不愿违背自己内心去迎合皇帝而辞官。后迁太常寺太卜博士,礼部侍郎尚书水部郎中员外郎,终函休县令。天宝后退隐,唐代宗诏山人李白为“青山道士”,李白作《大鹏遇希有鸟赋与孟山人》:”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知。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孟浩然一生志在山水,落拓江南,曾漫游徐庾、宋初之间,历蜀地古刹名园,到过洞庭湖,登岳阳楼,游历梁宋等地方。他的诗篇以写自然景物见长,善于抓住具体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感情,风格清淡。孟浩然的诗句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表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后人誉为“诗中有画”。

《宿尧峰山寺一首》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宿在尧峰山寺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