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年来宝地,中岁扣香关。
听鸟惟常集,栖云不待还。
松宵风洒榻,湖晓气弥山。
况有林间侣,霞镳喜共攀。
宿尧峰山寺一首
华年来宝地,中岁扣香关。
听鸟惟常集,栖云不待还。
松宵风洒榻,湖晓气弥山。
况有林间侣,霞镳喜共攀。
注释:
- 华年:美好的时光。
- 宝地:珍贵的地方。
- 中岁:中年时期。
- 扣香关:叩响寺庙的山门,表示进入。
- 听鸟惟常集:经常听到鸟儿歌唱。
- 栖云:栖息在云彩之上。
- 松宵风洒榻:风吹过松林时,仿佛雨点落在了床上。
- 湖晓气弥山:湖水在清晨的雾气弥漫。
- 林间侣:山林中的同伴。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宿尧峰山寺》。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山寺中住宿时的所见所闻,以及与自然和同伴们的和谐相处。
首句“华年来宝地,中岁扣香关”,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暗示了自己已经到了中年,开始寻求心灵的宁静之地。
“听鸟惟常集,栖云不待还”,描绘了作者在山中听到鸟儿的歌唱,感到心旷神怡;而他在山中居住时,也不急于返回,而是享受与大自然的交融。
“松宵风洒榻,湖晓气弥山”,描述了作者在山中的生活场景,松林在夜风中摇曳,湖面上晨雾弥漫,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
最后两句“况有林间侣,霞镳喜共攀”,则是对全文的点睛之笔,表达了作者对于山林伴侣的珍视和喜爱,以及与他们一起攀登山峰的快乐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