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践幽嘉,纡襟共演车。
润心奚假露,拈义不须花。
眼破人天相,宗承教别家。
林间挹高秀,谈暮石门霞。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描绘了诗人与明慧上人一起探讨佛法的场景。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 妙境践幽嘉,纡襟共演车:
- 解释:在深奥的境界中,我们一同行走,像是在一辆华丽的车上行进。这里的“幽嘉”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寂静之地,而“纡襟”则形容宽松的衣襟,暗示着从容不迫的态度。
-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喻,将诗人和明慧上人在佛法中的修行比作一场华丽的旅程。他们共同探索深奥的境界,展现出一种从容、优雅的风度。
- 润心奚假露,拈义不须花:
- 解释:心灵的滋润并不需要露水,领悟教义也不需要花朵。这里的“润心”可能指的是内心的滋养,“露”通常与清晨的露水联系在一起,代表纯洁和清新。“拈义”则是对某个概念或道理的理解。
-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心灵的内在修养和对教义的深刻理解,无需外界的华丽修饰,也不需要外在的繁华。它们都是自然而然、朴素无华的。
- 眼破人天相,宗承教别家:
- 解释:通过洞察,我们能够看穿人生的虚幻和真相;在禅宗中,我们继承并发扬了教派的教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里的“眼破”可能指的是洞悉世间的真相,“人天相”可能指的是世俗世界中的种种假象。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真相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禅宗教义的坚定信念。这种洞察力和信仰是他们在修行过程中的重要收获。
- 林间挹高秀,谈暮石门霞:
- 解释:在林间仰望高处的美景,夕阳下观赏石门山的晚霞。这里“挹”意为汲取、欣赏,而“高秀”则形容山峰的高大和秀丽。“谈暮”可能指的是傍晚时分,“石门霞”则特指石门山的美丽景色。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禅师们与诗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共同探讨佛法的过程和他们各自在修行中的独特见解。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美好向往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