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徂荆山,历彼林与丘。
大道坦坦,我行夷犹。
丘则有貉,林则有麻。
我采我猎,供我后裳与裘。
匪裘裳也,则无寒暑诒我忧。
嗟我后圣矣,国谁与预谋猗。

下面是对《荆山操》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全诗译文
    我前往荆山,穿越林丘。
    大道平坦坦荡,我行进缓慢。
    山上有狡猾的人,丛林中有麻。
    我采我猎,供应我后裳与裘。
    不是裘裳,就没有寒暑让我忧虑。
    嗟叹我后世的圣明啊,国家还有谁参与谋划?

  2. 关键词注释

  • 荆山: 指代诗人前往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山或地区名。
  • 林与丘: 指的是山里的树林和小山坡。
  • 大道坦坦,我行夷犹: 表示道路平坦宽广,但行走缓慢,暗示着内心的不安和对未来的担忧。
  • 丘则有貉: 指山上可能有不诚实或不良之徒。
  • 林则有麻: 指丛林可能藏有毒害之物。
  • 匪裘裳也,则无寒暑诒我忧: 如果不是因为衣服(裘裳)的缘故,就不会有寒冷和炎热来让我忧愁。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哲理,即外在条件并不能决定内心的感受。
  • 国谁与预谋猗: 暗指国家未来的领导者是谁,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
  1. 赏析:《荆山操》通过描写诗人在荆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通过对比“大道坦坦”与“丘则有貉”、“林则有麻”,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同时,诗人通过对自身行为的描写(如采集猎物、制作衣物),反映了其勤劳和节俭的品质。最后,诗人的担忧和忧虑,不仅指向了个人的遭遇,更是对国家未来的关切和期待。这首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