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吟一首

我闻匡庐山,西峙宫亭湖。少读神禹经,昔为天子都。
背岷南来几千里,巍峰秀出名香垆。石镜孤圆照阊阖,屏风九叠开蓬壶。
盘霞错日气熣灿,天鸡紫凤鸣相呼。匡君腾游太清境,空留碧汉青山影。
冬春不断霜雪光,昼夜常看二轮景。天池犹馀慧远芳,莲花宛种仙人杏。
长风自昔吹二龙,明月当时照三隐。予也萦怀十馀载,披图萧爽心泠然。
行当骑鹿芙蓉顶,长啸支矶玉女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庐山吟》是当代诗人李锐创作的一首诗词,该作品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自然之美和文人的情怀。下面将介绍《庐山吟》,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其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1. 作者背景
  • 创作时间:《庐山吟》为李锐所作,反映了近现代的文化风貌。
  • 风格特点:该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体现了李锐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对文化生活的热爱。
  1. 内容解析
  • 借景抒怀:通过对庐山风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 生活态度:诗中的“出门总是追逐风景,没有一天能忘餐晚霞”揭示了一种随性生活的态度,即在忙碌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 文化氛围:诗中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气息,如提及的“漫步随吟今古句,高谈且饮云雾茶”,反映了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群贤毕至学仙家”、“林中夜夜闻丝竹”等意象,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 语言风格:语言简洁而富有节奏感,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1. 文化价值
  • 历史传承:作为近现代的文学作品,《庐山吟》承载了中国近现代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趣味。
  • 教育意义:通过对古典文学的学习和解读,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庐山吟》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能够引发人们深思和共鸣的艺术佳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