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宫南一亩居,中林日与高贤俱。
相逢不惜解貂饮,春风共倒花前壶。
鹤客频嫌紫霞晚,山妻却笑青钱无。
仲尼有玉且不售,何必营营求尔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吴王宫南一亩居,中林日与高贤俱。
相逢不惜解貂饮,春风共倒花前壶。
鹤客频嫌紫霞晚,山妻却笑青钱无。
仲尼有玉且不售,何必营营求尔沽。
《闲适一首》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当时作者因受诏命,被召至长安,在东都洛阳待选授官职,心情十分烦闷。这首诗就是他在这种心情下写成的。
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万里思归日,三江运船舆。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以“闲适”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联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不愿做官,也不愿去向朝廷进献自己的诗文,而是想回归山林之中过一种闲适的生活。中间两联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生活的美好景象:远离朝政纷争,回归自然之境;远离疾病困扰,享受健康之福。而最后一句更是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感慨:无论走到哪里,心中总是念念不忘故乡,思念家乡的美丽景色。整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涯的不满与厌倦。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孟浩然是一位具有高尚情操、淡泊名利的文人,他在仕途不顺时依然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与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