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蓟州界

云净天清紫翠浮,好山消尽越乡愁。
行人如有江南兴,马上题诗入蓟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入蓟州界》是明代诗人杨士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并非文学作品。杨士奇是明朝的一位重要官员和学者,他的作品体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骨和才情,其文学成就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以下是对杨士奇及其作品《入蓟州界》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杨士奇,字士奇,号东里,江西泰和人,明初著名学者及政治家。他早年家贫,自学成才,后成为朝廷重臣。杨士奇的政治生涯跨越了多个朝代,曾任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兵部尚书等职,为明朝的政治和文化做出了显著贡献。
  1. 创作背景
  • 《入蓟州界》创作于作者任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期间,具体时间不详。这首诗可能是在公务之余或旅途中所作,反映了作者对蓟州的深刻印象以及个人情感。作为一位历经多次朝廷变革的重臣,杨士奇的诗作往往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时代感。
  1. 诗作内容:《入蓟州界》描绘了作者在蓟州地区的所见所感。诗中“云净天清紫翠浮,好山消尽越乡愁”展现了诗人对蓟州山水之美的赞叹。同时,“行人如有江南兴,马上题诗入蓟州”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游此地时的心情。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不仅赞美了自然风光,也展示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洁的情怀。

杨士奇的《入蓟州界》虽非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作为明代文人的代表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文化氛围和政治背景,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位伟大诗人的艺术成就和社会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