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过吴

两度吴门值岁移,风光如约兴难支。
春来客里无多日,人别天涯又及期。
彩胜喜看红锦灿,椒盘空系白云思。
梅花有意怜孤寂,旋放清香入酒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过吴》是明代诗人冯彬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及对故乡的眷恋。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介绍:冯彬,字用先,明广东雷州卫人,嘉靖八年进士。他的仕途经历丰富,历任平阳知县、上海知事、御史、广西巡按以及松江府知府等职。他的文学作品多样,包括诗歌、散文和政论等。其中,《松冈文集》是他的作品集,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2. 诗歌内容解析:《春日过吴》以“两度吴门值岁移”开头,表达了诗人两次来到吴门的经历,这里的“吴门”指的是当时的吴地,即现在的苏州一带。诗中“风光如约兴难支”,“风光如约”,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总是如期而至,带给人们美好的期待;“兴难支”,则表达了春天虽美但难以持久的情绪,暗含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接下来,“春来客里无多日,人别天涯又及期”描述了诗人在春天的客居生活中,感受到时间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最后两句“彩胜喜看红锦灿,椒盘空系白云思”则转向对节日的喜悦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些诗句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

《春日过吴》不仅是冯彬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研究明代文人生活与情感的重要文献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深入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还能体会到他们对于自然美和人情味的独特把握与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