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恭堂为吴氏题

孝友出天性,同气古所敦。
自从降衷后,此道今尚存。
东浙有佳士,夙昔重彝伦。
怡怡伯仲间,玉季同金昆。
清芬比华萼,雅奏谐篪埙。
嗈嗈鸿雁行,接武当晨暾。
和气溢华堂,相欢对芳尊。
嗟哉阋墙者,鄙薄宁足论。
愿言保终始,令誉垂乾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友恭堂为吴氏题》是明朝杨荣的作品,其原文、译文和作品赏析等详细信息如下

  1. 作者简介:杨荣是明代文学家,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还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生平事迹以及文学作品都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及其对社会风气的积极影响。
  2. 作品原文:本文是杨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主要表达了他对孝道和兄弟情谊的赞扬以及对古代美德的怀念。这首诗通过描绘家庭和谐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伦理道德的认同和尊崇。诗中的“孝友出天性,同气古所敦”强调了家庭中孝与友的重要性;“自从降衷后,此道今尚存”则表明即使在今天,这样的传统美德仍然值得人们学习和传承。
  3. 作品背景:《友恭堂为吴氏题》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杨荣的个人经历或社会环境有关。作为明代的一位官员,杨荣可能在任职期间见证了许多家族间的和睦与互助,从而激发了他创作此诗的愿望。此外,这首诗也可能是为了回应当时社会上对孝道和兄弟情义的普遍需求,以此来弘扬儒家文化,提升社会的道德标准。
  4. 作品赏析:从文学角度来看,《友恭堂为吴氏题》是一首典型的七言律诗。它遵循了古典诗歌的基本格式,包括平仄声调的严格搭配和对仗工整的语言风格。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来寄托情感,如使用“清芬比华萼,雅奏谐篪埙”等句,既形象生动又富有哲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5. 社会意义:在当代,虽然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孝道和兄弟间的和睦仍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教化功能,能够引导现代人思考和实践正确的家庭观念和社会行为准则。

《友恭堂为吴氏题》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明代文化和社会风貌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和现实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