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晚色净,退直下西清。
凉飔起木末,飒飒来秋声。
故人过我别,明发有远行。
抚景慕良觌,睽离郁中情。
握手子不留,尊酒聊为倾。
意厚未忍辞,酒尽还独醒。
长歌写衷曲,为子叙平生。
忆昔未荆识,林居养幽贞。
每于士论中,往往闻蜚英。
以兹用推毂,夺尔鸥鹭盟。
尚希擅制作,庸以赞治平。
欣然解萝薜,遂赴求贤徵。
峨章谒明主,秉笔登蓬瀛。
端操景先哲,邃学传前经。
予亦得益友,晨夕资讨评。
会晤益云密,讵意疾所婴。
浩然有归志,上疏思遗荣。
汉庭多宠渥,不能留长卿。
达士贵知止,岂必功业成。
守道苟不惑,足以传其名。
理棹向吴会,驱车出都城。
江云引归兴,朔雁随行旌。
故园指日到,亲旧欣相迎。
于于遂初愿,漠漠无外营。
金石宜善摄,琴书益研精。
乡党得师范,后学式仪刑。
永矣保令闻,当与前贤并。
送检讨陈嗣初还姑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送检讨陈嗣初还姑苏》是清代诗人张问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五字,押韵严格,对仗工整,语言精炼含蓄。该作品以叙事为主,通过叙述主人公的离别和归来的过程,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社会背景。
在送检讨陈嗣初还姑苏的过程中,作者通过对景物、细节等描写,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情境之中。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友情与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理。
这首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反映了清代社会的一些特征,如文人之间的交往、士子离别后的思念等。通过这样的描写,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总的来说,《送检讨陈嗣初还姑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