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萱堂为王都御史题

高堂有母今垂老,鹤发慈颜喜长好。
爱日惟存慰母心,阶前多种忘忧草。
愿将此草喻慈亲,一度春风一度新。
日傍花边呈彩服,时依丛畔脍金鳞。
公从早岁承恩眷,时向乌台掌邦宪。
禄养深期志不违,宦情但祝亲常健。
云冠霞帔帘幕深,慈亲寿考多欢心。
华觞累进浮香气,轻舆几度来花阴。
慈亲安乐萱长茂,九天雨露栽培厚。
有待他年昼锦还,拜舞花前庆亲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萱堂为王都御史题》是明代诗人杨荣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

  1. 作者介绍:《寿萱堂为王都御史题》的作者是明朝的诗人杨荣。杨荣不仅是一位文学创作者,还曾担任过重要的官职。他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政治的看法与态度。
  2. 诗词原文:《寿萱堂为王都御史题》的原文如下:
    高堂有母今垂老,鹤发慈颜喜长好。
    爱日惟存慰母心,阶前多种忘忧草。
    愿将此草喻慈亲,一度春风一度新。
    日傍花边呈彩服,时依丛畔脍金鳞。
    公从早岁承恩眷,时向乌台掌邦宪。
    禄养深期志不违,宦情但祝亲常健。
    云冠霞帔…
  3. 诗中寓意:在这首诗中,“寿萱堂”可能是王都御史所居之地的名称,而“高堂有母今垂老”,则表达了对年迈双亲的深深关切和思念。“鹤发慈颜”描绘了老人的容貌,同时体现了作者对长辈的尊重与爱护。“爱日惟存慰母心”,则是希望阳光能带给母亲快乐,缓解她的忧虑,表现出子女对父母深深的关怀与牵挂。
  4. 文化价值:杨荣的这首七言古诗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更是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精神。通过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种植忘忧草、观赏花卉等,诗人传达了对父母深切的敬爱与祝福,这种情感跨越时空,对现代人依然具有启发和影响。
  5. 创作风格:杨荣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哲理。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使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性。
  6. 历史影响:作为明代的诗人,杨荣的诗歌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作品不仅受到当时文人的喜爱,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通过了解《寿萱堂为王都御史题》的作者杨荣及其创作背景,可以发现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孝道和亲情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明代社会风俗、文人生活和文学艺术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