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堂有母今垂老,鹤发慈颜喜长好。
爱日惟存慰母心,阶前多种忘忧草。
愿将此草喻慈亲,一度春风一度新。
日傍花边呈彩服,时依丛畔脍金鳞。
公从早岁承恩眷,时向乌台掌邦宪。
禄养深期志不违,宦情但祝亲常健。
云冠霞帔帘幕深,慈亲寿考多欢心。
华觞累进浮香气,轻舆几度来花阴。
慈亲安乐萱长茂,九天雨露栽培厚。
有待他年昼锦还,拜舞花前庆亲寿。

这首诗是王都御史为寿萱堂题写的,其内容如下:

高堂有母今垂老,鹤发慈颜喜长好。
“高堂”指的是母亲的家,这里用来形容母亲已经老了。“鹤发”指的是白发,这里指母亲的头发已经变白。“慈颜”指的是母亲的笑脸,这里表示母亲的笑容总是那么慈祥。“喜长好”是指母亲总是喜欢长寿和健康。

爱日惟存慰母心,阶前多种忘忧草。
“爱日”在这里指的是对母亲的关爱。“惟存”是指只有存在。“忘忧草”是一种可以让人忘记烦恼的植物,这里用来形容希望母亲的心情能够像忘忧草一样,无忧无虑。

愿将此草喻慈亲,一度春风一度新。
“此草”指的是忘忧草。“喻慈亲”是指把忘忧草当作母亲的代表。“一度春风一度新”是指希望每一次春风都能带给母亲一丝新的生机和活力。

日傍花边呈彩服,时依丛畔脍金鳞。
“日傍花边”是指在阳光照耀下的花边。“呈彩服”是指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衣物。“脍金鳞”是指切割成鱼的形状,这里用来形容希望每一次宴会都能给母亲带来欢乐和惊喜。

公从早岁承恩眷,时向乌台掌邦宪。
“公”指的是你(我)。“早岁”是指年轻的时候。“承恩眷”是指受到皇帝的宠爱和照顾。“乌台”是古代的监狱,这里用来比喻权力的中心或高位。“掌邦宪”是指执掌国家的大权。

禄养深期志不违,宦情但祝亲常健。
“禄养”是指俸禄和供养。“深期”是指深深期待。“志不违”是指意志坚定,不会违背。“宦情”是指官场上的情义。“但祝”是指只是祝愿。“亲常健”是指希望亲人身体健康、长寿。

云冠霞帔帘幕深,慈亲寿考多欢心。
“云冠”是指高高的帽子,用来形容母亲的地位高贵。“霞帔”是指红色的披肩,用来形容母亲的风采美丽。“帘幕深”是指深重的帘幕,用来形容环境的庄重和肃穆。“慈亲寿考多欢心”是指祝愿母亲长寿、快乐。

华觞累进浮香气,轻舆几度来花阴。
“华觞”是指美酒佳肴,用来形容丰盛的饮食。“累进”是指逐渐增加。“浮香气”是指飘散出美味的香气。“轻舆”是指轻便的车辆,用来形容母亲出行时的舒适和安逸。“来花阴”是指来到花朵遮蔽下的阴凉处,用来形容母亲在舒适的环境下享受生活。

慈亲安乐萱长茂,九天雨露栽培厚。
“慈亲”是指母亲。“安乐”是指快乐。“萱长茂”是指萱草长得茂盛,用来形容母亲生活的繁荣和美好。“九天雨露栽培厚”是指天地间给予母亲的恩惠和滋养深厚。

有待他年昼锦还,拜舞花前庆亲寿。
“待他年”是指等待将来。“昼锦还”是指在阳光下穿着华丽的衣服归来。“拜舞花前”是指在花树下跳舞庆祝。“庆亲寿”是指庆祝母亲的寿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母亲的生活场景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和祝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忘忧草、彩服、金鳞等,展现了母亲的生活和情感状态。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母亲长寿、健康、快乐的祝愿,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表达亲情与人生感慨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