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推贤范,闺门仰令仪。
遽遗三釜养,空抱九京思。
寂寞萱堂梦,凄凉薤露辞。
总知贤嗣好,今在凤凰池。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作者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和对其遗志的继承。下面是逐句的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

  1. 乡里推贤范,闺门仰令仪
  • 乡里推贤范:在乡里受到推崇,如同贤德的人一般(范指楷模)。
  • 闺门仰令仪:家门中敬仰有德的女性(令仪指女性的典范、德行)。
  1. 遽遗三釜养,空抱九京思
  • 遽遗三釜养:急忙留下三石谷来供养她(三釜为古代容量单位,一釜约三十升)。
  • 空抱九京思:只能空怀九京之思(九京指遥远的思念之地)。
  1. 寂寞萱堂梦,凄凉薤露辞
  • 寂寞萱堂梦:孤独地在萱堂(即母亲的房间)中做梦(萱堂是母亲房间的代称)。
  • 凄凉薤露辞:凄凉地吟咏薤露诗篇。薤露是一种古代的祭奠方式,这里指哀悼母亲的诗词。
  1. 总知贤嗣好,今在凤凰池
  • 总知贤嗣好:深知贤能之子(嗣)将会有所成就。
  • 今在凤凰池:如今他已飞升至凤凰池(喻指高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亡母的深切怀念和对其生前品德的高度评价。通过使用“贤范”和“令仪”这样的字眼,诗人强调了亡母在村中的影响力和在家庭中的榜样作用。接着,“遽遗三釜养,空抱九京思”描绘了丧事之后的空虚与悲痛,反映出失去至亲的痛苦感受。

结尾两句“寂寞萱堂梦,凄凉薤露辞”,则是诗人对亡母最后时刻的回忆和对诗歌情感的描述。通过“寂寞萱堂梦”表现了诗人对母亲逝世后的孤独感;而“凄凉薤露辞”则体现了诗人心中无尽的哀思和怀念。最后一句“总知贤嗣好,今在凤凰池”寄托了诗人对亡母子女未来的美好期望,并暗示了亡母的儿子将会得到提拔和重用。

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位贤良母亲的缅怀,也是对家族荣誉和传承的一种期许和祝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