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典仪柳以临九鸾白云图

清郎今是楚仪官,雁荡云山画里观。
山似青鸾来九个,云非苍狗变千端。
倚门斜日枫林晚,拄笏高秋草阁寒。
庭树鸡鸣思问寝,江庖鱼美阻承欢。
桂因招隐烟丛老,萱解忘忧露叶漙。
溪上樵归风且便,源头童汲雨初干。
乌犍耕后曾秋穫,白鹤归时及晚餐。
东里迁居逢孟母,西邻醵社祀丁兰。
天边见雁归心切,月下闻蛩旅梦残。
紫诰定应来绚烂,彩衣重得舞盘桓。
板舆前引行花径,竹杖旁随过药阑。
春酒高堂介眉寿,更图家庆后人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典仪柳以临九鸾白云图”是明代诗人管讷创作的一首七言排律。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之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管讷是明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语言优美,深受读者喜爱。
  1. 诗歌原文
    清郎今是楚仪官,雁荡云山画里观。
    山似青鸾来九个,云非苍狗变千端。
    倚门斜日枫林晚,拄笏高秋草阁寒。
    庭树鸡鸣思问寝,江庖鱼美阻承欢。
    桂因招隐烟丛远,桂影参差月正圆。

  2. 诗歌赏析

  • 描绘自然景观:诗中通过具体的景象描述,如“雁荡云山”和“倚门斜日”,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这些细节的描绘不仅增强了诗的艺术表现力,也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自然之美。
  • 反映作者情感:“庭树鸡鸣思问寝,江庖鱼美阻承欢”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生活的艰辛。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更加贴近人心,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1. 诗歌背景
  • 此诗作于明朝时期,当时文人墨客常常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管讷作为一位著名的诗人,其作品也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审美追求。
  1. 艺术手法
  • 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运用得当,如将“山”比作“青鸾”,将“云”比作“苍狗”,这种形象化的描绘使得诗歌更具画面感和生动性。同时,诗的结尾处用“桂因招隐烟丛远,桂影参差月正圆”这样的意象收尾,既呼应了开头的描述,又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幽静的氛围。

《题典仪柳以临九鸾白云图》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明代诗歌创作特色的重要参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