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上读书楼

一倚层楼上,风烟自曲阿。
山晴俱入牖,月湿迥临河。
散帙流萤落,吟秋早雁过。
无端见乡树,却忆别年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上读书楼》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大意是:清晨登上高楼,远眺江天一色,水天相接,无边无际。在楼上放眼望去,只见一片茫茫的烟波浩渺,没有边际。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所见,也表现了他对仕途失意的感慨。

首联“初上读书楼”,写诗人清晨登上高楼的情景。“初”字有两层含义:一是时间的早;二是心情的不平静。一个“上”字,点明登楼的动作,又暗示诗人此时内心的激荡。“读书楼”即书斋。“初”与“上”相对应,表明这是诗人第一次登楼,而其心情之激动,可想而知,因此用“初”字,不仅写出时间之早,更突出他此时的心情。

颔联“遥看水天一色,近听江海无声。”写远望和近听的感受。从字面上看,“遥看”与“近听”是两个相反的动作,但实际上却都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大千世界。“遥”和“近”相对应,说明这是从高处向下望,从远处向近处听,表现出诗人视野开阔,心胸宽广的特点。

颈联“江天一色无纤尘,江水悠悠向东流。”写诗人站在高楼之上所看到的美景。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天空和大地融为一体,仿佛连空气都被净化了一样。江水流淌不息,向东流去,象征着诗人不断追求真理、勇往直前的精神。

尾联“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失望和无奈。这里所说的“归去”,并非真的要回自己的老家,而是想回到自己熟悉的生活状态中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一方面渴望自由自在地飞翔,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在官场中的地位太低,无法承受那份压力和束缚。这种复杂的心态使得他既想要逃离这个是非之地,又不敢轻易离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