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青青闭草堂,茶烟犹自搅炉香。
寒宵不尽官城叶,月色偏兼客馆霜。
近阙木鱼传警切,高楼银箭滴愁长。
公车射覆虚迟晚,方朔何须粟半囊。
馆中冬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馆中冬夜》是明代诗人蔡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冬夜馆舍中的宁静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绪的纷乱。
蔡羽是明苏州府吴县人,以居洞庭西山,称林屋山人,又称左虚子。他好古文,师法先秦、两汉,自视甚高,所作《洞庭诸记》,欲与柳宗元争胜。他的文学作品多表现出对现实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在困境中的坚韧不拔。
诗的原文如下:
灯火青青闭草堂,茶烟犹自搅炉香。寒宵不尽官城叶,月色偏兼客馆霜。近阙木鱼传警切,高楼银箭滴愁长。公车射覆虚迟晚,方朔何须粟半囊。
诗中“灯火青”“茶烟”等细节描写,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孤独的场景。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冷清。同时,“寒宵不尽”与“月色偏兼”的对比,更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无奈,仿佛在寂静的冬夜中,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思索与挣扎。此外,“公车射覆”一语,既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又透露出他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之心。最后一句“方朔何须粟半囊”,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情感。
《馆中冬夜》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情感的诗歌,还是一篇充满哲理的佳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