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旅怀报东桥中丞

门径斜斜一半荒,钟山终日抱茅堂。
春寒尚苦莺声涩,雪水新生鱼藻香。
白鸟寄书三月到,青崖归梦十洲长。
故人惟有逋翁近,未得篮舆探锦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新春旅怀报东桥中丞》是明代诗人蔡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反映了作者在新年期间的思乡之情和对友人东桥中丞的思念。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以下是关于这首文学作品的相关介绍:

  1. 作者简介
  • 蔡羽(约1471年—1541年),字九逵,号林屋山人、左虚子,明苏州府吴县人。他因长期未得志于科举,遂以国子生的身份担任南京翰林孔目。
  • 由于其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文学成就,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这些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传颂。
  1. 诗歌原文
  • 门径斜斜一半荒,钟山终日抱茅堂。
  • 春寒尚苦莺声涩,雪水新生鱼藻香。
  • 白鸟寄书三月到,青崖归梦十洲长。
  1. 诗歌解析
  • 第一联“门径斜斜一半荒,钟山终日抱茅堂”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又静谧的画面。门径虽然半荒废,但钟山仍然静静地守护着那座茅草堂。
  • 第二联“春寒尚苦莺声涩,雪水新生鱼藻香”则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尽管春寒料峭,莺声也显得有些沙哑,但雪后的水面上却散发着清新的鱼藻香气。这一联既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敏感。
  • 第三联“白鸟寄书三月到,青崖归梦十洲长”进一步扩展了诗人的情感世界。白鸟象征着书信的到来,而青崖则代表着遥远的故乡。这里的“归梦”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
  1. 情感寄托
  • 全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这种对自然的描绘不仅仅是为了美化语言,更是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捕捉,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转化为外在的文字表达出来。
  • 同时,诗人在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白鸟”、“青崖”,这些意象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新春旅怀报东桥中丞》不仅是一首反映诗人个人情感的文学作品,也是明代文人文化生活的缩影。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