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客至齐云山登高用东泉韵二首

客至披云揽石龙,乘风飞度最高峰。
尊前日出甘同醉,眼下天空信可容。
丛菊有缘还对面,文霓何意独摩胸。
凭谁记取留题处,千古磨崖是笔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月客至齐云山登高用东泉韵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九月的秋天,与客人一起登上齐云山的情景。

诗的第一首描述了山景之美和季节之变:

“八月山中客,三杯相忆时。秋风清渭水,落叶满长溪。”

这里,“秋”字不仅代表了秋季,也象征着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怀。同时,“三杯相忆时”表达了在饮酒中回忆起往昔的情感。

第二首进一步展现了登山的过程和所见所感:

“客来山更幽,月色冷江流。夜坐寂无言,风声落松楸。”

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山中的清冷氛围。”夜坐寂无言”传达了一种静谧和沉思的感觉,而”风声落松楸”则形象地表现了风吹过松树的声音,增添了一种自然美的氛围。

整首诗以山水景色和季节变化为背景,通过描写登高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