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招寻湖上行,湖光山色近人明。
到来云谷花频插,莫厌龙池酒数倾。
木杪寒猿窥旧窟,瓮头秋蕨露新茎。
哨壶枉矢能娱客,潦倒谁知更解酲。
【译文】
九月客人来到齐云山登高,湖光山色近人更明亮。
到达云谷花频频开放,莫厌龙池酒数倾。
木梢寒猿窥探旧洞口,瓮头秋蕨露新茎。
哨壶枉矢能娱客,潦倒谁知更解酲。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在齐云山的游历过程中。从诗题看,这是一首描写景色的七言律诗。
首联“十里招寻湖上行,湖光山色近人明”,写诗人迎着初升的太阳,沿着十里路来到湖边,观赏湖上美景,湖光山色与诗人的行踪相映成趣,使人感到分外明朗。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湖光山色人格化了,它们仿佛是欢迎游客的“主人”,使人感到亲切温暖。“十里”二字既交代了地点,又暗示了诗人的行程之长和心情之愉悦。
颔联“到来云谷花频插,莫厌龙池酒数倾”,写在山中赏玩之后,来到云谷,只见花儿繁盛,香气扑鼻;又到龙池痛饮美酒。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花比作“频插”,以表现花的繁盛、艳丽;将酒比作“数倾”,以表现酒的甘醇可口。
颈联“木杪寒猿窥旧窟,瓮头秋蕨露新茎”,写诗人在山上漫步时所见到的景象。“寒猿”指栖息树上的猿猴,它们在树枝上窥探着旧有的小窝,这形象地写出了猿猴的生活习性。“瓮头秋蕨露新茎”则是指秋天里,在瓮口处生长出的鲜嫩的蕨类植物。这里的“新茎”一词用得极为传神,它不仅写出了秋季时节植物的变化特点,而且通过这一变化,进一步衬托出诗人此时的心情——他已摆脱了世俗的烦恼,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尾联“哨壶枉矢能娱客,潦倒谁知更解酲”,写的是诗人在山中游览后的感受。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哨壶”,即一个空无一物的陶器,而那些前来拜访自己的朋友则是“枉矢”——白白送来的箭矢。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来访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己处境的感慨。最后两句则直抒胸臆,说自己虽然身处潦倒之中,但仍然能够开怀畅饮,忘却一切烦恼。这种豁达乐观的态度正是作者在仕途坎坷、生活困顿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个性。
整首诗通过对齐云山的描绘和对自然景色以及人生境遇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旷达、豪放的性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