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树崚嶒起石台,临流飞槛向人开。
青萝垂蔓云间出,彩鹢抟风江上回。
醉后黄昏瞻斗色,梦回清夜识珠胎。
呼僧细问东坡事,漫道浮生有去来。
【注释】
妙高台:在四川峨眉山。岩树:山峰上的树木。峥嵘:形容山势高耸,险峻。崚嶒(lénɡsēn):高峻的样子。起石台:在山顶上修建石头台。临流:面对流水。飞槛:有雕栏的栏杆。向人开:对着人开放。青萝(luó):一种蔓生植物,这里指攀缘在岩石上的藤萝。云间出:好像从云端生长出来的一样。彩鹢(yì):彩羽的鹢鸟,即鹢鹄(èhú),一种水鸟。抟风回:在空中飞翔。江上回:指江面上回旋。瞻斗色:仰视天空中闪烁的星星。北斗七星,因星名“斗”。识珠胎:比喻认识真理或真知。珠胎,比喻珍珠,也指婴儿。浮生:佛教语,指人生如梦。去来:往来,来往。东坡事:苏轼的事。苏轼号东坡居士。漫道:随意说说,随便说说。
【赏析】
此诗首联描绘了妙高台之景,颔、颈、尾三联则分别抒发了作者的感慨。
前六句写山中景色和诗人赏玩的情景。“岩树”二句写登上妙高台所见景色。“峥嵘”二字写出山峰巍峨高耸之状,与“崚嶒”字相应,形象生动地勾勒了山巅之形。“临流飞槛向人开”,写诗人凭栏远眺之景。“飞槛”二字,形容栏杆凌空而起,直插云天,极言其高。“向人开”则点明栏杆是向着人的。这样,既写了栏杆的构造,也表现了诗人登临览胜的喜悦之情。
后四句写诗人观天象而感怀人事。“青萝”二句写在岩石上生长的青萝藤萝好像从云中长出来的一样。“彩鹢”二句写江面上飞鸟好像在天空中盘旋。这两句用典,以彩鹢比翼鸟,用“抟风回”写江上回旋之态,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江水的流动之美。“醉后黄昏瞻斗色,梦回清夜识珠胎。”这两句是说,在饮酒醉酒时,望着天上的星辰,似乎能辨认出北斗星座的形状;在睡梦里,又仿佛看到了像珍珠般的明月。这两句写诗人饮酒赏月时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感悟及对人间世事的感慨。最后两句写诗人感叹自己的命运无常,随缘而行。
这首诗是一首山水小品,但所写景物虽小而境界颇大。它不仅把峨眉山中的妙高台写得惟妙惟肖,而且通过描写山中景色和观天象赏月等活动,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对宇宙万物的独特感受,抒发了他对于人生无常、一切皆空的哲理性思考。因此,虽然题材很小,却能表现出大的境界,这是本篇的主要艺术特点。